自刷新(Self-Refresh) 和 自动刷新(Auto-Refresh) 是两种用来维持内存中数据的有效性、避免丢失数据的刷新模式。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刷新操作的控制方式和适用场景。
1. 自动刷新(Auto-Refresh)
自动刷新模式是由内存控制器负责周期性地发出刷新命令,以确保内存的每个行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都被刷新一次。这个刷新是全局的,控制器会自动在适当的时候发出刷新命令来刷新内存中所有的行。
工作原理:
- 在Auto-Refresh模式下,内存控制器会周期性地向DDR内存发出刷新命令(
REF
命令)。 - 刷新命令的频率是固定的,通常由内存的工作频率决定(例如每64ms刷新一次)。
- 控制器在这个过程中会根据设定的刷新周期,遍历内存的所有bank,并逐行刷新每个bank中的数据。
- 自动刷新的过程是由内存控制器统一调度和管理的,用户不需要手动干预。
特点:
- 自动刷新的过程由内存控制器完全控制,通常在内存空闲时进行,不影响其他内存操作。
- 需要消耗内存带宽,因为刷新操作会占用内存的访问周期。
- 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,能够确保内存的数据保持有效,且不需要额外的控制。
应用场景:
- 自动刷新通常用于普通的内存工作模式,在大多数DDR系统中,自动刷新是默认的刷新模式。
- 它是由内存控制器在后台管理的,因此适用于无需额外干预的应用。
2. 自刷新(Self-Refresh)
自刷新模式是一种低功耗模式,在这种模式下,内存本身会自动刷新其数据,而不需要依赖内存控制器。自刷新模式通常是在系统进入低功耗状态时使用的模式。
工作原理:
- 在Self-Refresh模式下,内存会自主执行刷新操作,不依赖外部控制器发出刷新命令。
- 在进入自刷新模式之前,内存控制器会通过发出一个特定的命令将内存置于自刷新状态。
- 进入自刷新模式后,DDR内存会定期刷新自身的行(通常按照特定的时间间隔,如64ms),确保数据不丢失。
- 内存控制器在自刷新模式下会进入低功耗状态,基本不参与内存的读写操作,直到退出自刷新模式。
特点:
- 自刷新模式是一种低功耗模式,它使得DDR内存在不需要外部控制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数据刷新。
- 当内存处于自刷新模式时,内存控制器不进行数据读写操作,仅仅等待系统恢复或外部控制器的重新启动。
- 内存在此模式下自动刷新,而无需占用主系统的带宽,适合系统在待机或低功耗模式下运行时使用。
应用场景:
- 自刷新模式常用于设备进入低功耗状态时,例如移动设备(智能手机、平板等)在待机时,或服务器系统在闲置时。
- 适用于不需要高频繁内存访问的场合,例如系统休眠期间。
3. 两者的区别总结
特性 | Auto-Refresh | Self-Refresh |
---|---|---|
控制方式 | 内存控制器发出刷新命令 | 内存自主管理刷新 |
功耗 | 较高(因为控制器持续运行) | 低功耗(内存自主刷新) |
适用场景 | 系统正常运行时,需要保证数据有效性时 | 系统低功耗模式下,保持数据有效性 |
刷新频率 | 固定频率(通常是每64ms刷新一次) | 自动刷新,内存自主控制刷新周期 |
内存带宽占用 | 会占用内存带宽进行刷新操作 | 无需占用带宽,因为刷新由内存自己进行 |
是否需要控制器干预 | 需要控制器发出刷新命令 | 不需要控制器,内存自动完成刷新 |
4. 自刷新与自动刷新结合使用
在某些复杂的DDR系统中,自刷新和自动刷新可能会结合使用。例如,当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,内存可能会切换到自刷新模式以减少功耗,但当系统恢复到活跃状态时,内存控制器又会重新启用自动刷新模式,以保证内存数据始终有效。
总结:
- 自动刷新是内存控制器定期发出刷新命令来刷新内存数据,确保数据保持有效。
- 自刷新是内存本身独立进行刷新操作,适用于系统处于低功耗模式时。
- 自刷新通常用于降低功耗,而自动刷新是确保内存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常规操作。
本文作者:
ICXNM-ZLin
本文链接: https://talent-tudou.github.io/2024/11/09/DDR/DDR进阶-Refresh命令/
版权声明: 本作品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文链接: https://talent-tudou.github.io/2024/11/09/DDR/DDR进阶-Refresh命令/
版权声明: 本作品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